在镇上开蜜雪冰城开得起来么
近年来,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和乡镇消费升级,茶饮市场逐渐从一二线城市下沉至县域、乡镇。蜜雪冰城作为以“极致性价比”著称的国民茶饮品牌,凭借3元柠檬水、4元冰淇淋等低价产品,在下沉市场快速扩张。不少创业者将目光投向乡镇,想知道:在镇上开蜜雪冰城到底能不能“开得起来”?本文将从市场需求、成本优势、竞争环境、运营要点等维度,深入分析乡镇开蜜雪冰城的可行性,为潜在创业者提供参考。
乡镇茶饮市场需求:低价定位与消费潜力的契合
判断在镇上开蜜雪冰城是否可行,首先要看市场需求是否支撑。乡镇消费市场近年来呈现两大特点:一是消费能力提升,二是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,这与蜜雪冰城的品牌定位高度契合。
从消费能力看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.2万元,较十年前增长近80%。乡镇消费者不再满足于“吃饱穿暖”,而是开始追求“小确幸”消费,10-15元的茶饮产品逐渐成为日常支出。蜜雪冰城的核心产品价格带集中在3-10元,刚好匹配乡镇主流消费预算——学生群体(中小学、乡镇中学)零花钱有限,家长带孩子消费时更倾向“平价又好喝”的选择,而返乡青年、乡镇上班族也愿意为10元以内的茶饮买单。
从消费群体看,乡镇的年轻人口结构为茶饮店提供了稳定客群。乡镇中小学、职业中学的学生群体基数大,尤其是初中生、高中生,对奶茶、冰淇淋等品类需求旺盛,且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(同学间分享、放学购买);随着“返乡创业潮”“县域就业热”,20-35岁的青年群体在乡镇留存率提升,他们熟悉连锁品牌,更愿意为品牌茶饮付费。乡镇家庭消费场景增多,家长带孩子逛集市、赶庙会时,购买一杯奶茶成为“遛娃标配”,进一步扩大了需求。
成本优势:乡镇开店,租金人工“省一半”
相比城市,乡镇开蜜雪冰城的最大优势在于“低成本运营”,这直接影响利润空间。蜜雪冰城本身以“轻资产”模式著称,而乡镇的租金、人工、装修成本更低,进一步降低了创业门槛。
租金方面,乡镇核心地段的店铺租金普遍仅为城市同地段的1/3-1/5。以中部某乡镇为例,主街60-80㎡的临街商铺,月租金约1500-3000元,而城市同面积商铺租金可能高达1万-2万元。即使是乡镇的“黄金位置”(如学校门口、农贸市场旁),月租金也多在5000元以内,远低于城市压力。
人工成本同样“友好”。乡镇招聘店员的月薪普遍在2000-3500元,且多为本地居民,稳定性较强;而城市店员月薪至少4000-6000元,还面临较高的流动性。对于一家乡镇蜜雪冰城(通常需2-3名店员),每月人工成本可控制在6000-1万元,比城市节省近一半。
装修和设备成本也更低。蜜雪冰城的标准化装修方案本就注重“简约实用”,乡镇建材、施工费用更低,80㎡店铺装修成本约8-12万元,比城市节省30%-40%;设备方面,总部统一供应的制冰机、封口机等设备费用约7-9万元,与城市一致,但整体初期投资(含加盟费、保证金、租金、装修、设备、首批原料)可控制在25-40万元,远低于城市单店50-80万元的门槛。
竞争环境:乡镇茶饮市场,是“蓝海”还是“红海”?
乡镇茶饮市场的竞争格局,直接决定蜜雪冰城能否“立足”。目前来看,乡镇茶饮市场呈现“本土小品牌为主,连锁品牌渗透不足”的特点,对蜜雪冰城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。
机遇在于“品牌空白”。多数乡镇现有的茶饮店多为“夫妻店”“本地小作坊”,产品单一(多为珍珠奶茶、果茶),卫生条件参差不齐,且缺乏标准化管理。蜜雪冰城作为全国连锁品牌,拥有统一的产品配方、严格的卫生标准和品牌背书,更容易获得消费者信任。比如乡镇消费者可能会觉得“连锁品牌更干净”“味道更稳定”,从而优先选择蜜雪冰城。
挑战则来自“本土适应性”。部分乡镇有经营多年的“老字号”奶茶店,凭借“口味本土化”(如更甜的奶茶、添加本地水果)、“熟人关系网”(老板与顾客熟悉,可赊账、送小料)积累了稳定客源。蜜雪冰城若完全照搬城市产品,可能难以打动本地消费者。例如北方某乡镇偏好“热饮+甜口”,而蜜雪冰城部分产品偏清爽,需适当调整配方(如增加热饮比例、提供“多糖”选项)。
需警惕“连锁品牌下沉速度”。近年来古茗、茶百道等品牌也在加速布局县域市场,部分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可能已出现连锁品牌竞争。创业者需提前调研本地是否有其他连锁茶饮店,避免“扎堆开店”导致客流分散。
乡镇运营:选址、供应链与“本土化”缺一不可
在乡镇开蜜雪冰城,运营细节直接影响成败。相比城市,乡镇运营需更注重“接地气”,从选址到服务都要贴合本地实际。
选址是“生命线”。乡镇的核心人流区集中在三类地段:一是学校周边(中小学、乡镇中学、职业中专),学生群体消费频次高,且具有“从众效应”,放学后易形成购买高峰;二是乡镇主街或集市旁,这里是居民日常购物、社交的核心区域,尤其节假日(如春节、中秋)人流密集;三是乡镇超市、农贸市场出入口,依托大流量场所带动消费。需避开“偏远小区”“新开发区域”,这些地方人流不稳定,且乡镇居民“逛街半径小”,不愿为买一杯奶茶走太远。
供应链需“提前规划”。蜜雪冰城总部拥有覆盖全国的供应链体系,但部分偏远乡镇可能面临“物流成本高、配送周期长”的问题。创业者需提前与区域代理沟通,确认原料配送频率(如每周1-2次),并预留1-2周的原料库存,避免因物流延迟导致断货。乡镇电力、水质可能不稳定,需提前安装稳压器、净水器,确保设备正常运转。
“本土化服务”是加分项。乡镇是“熟人社会”,店员与顾客的熟悉度直接影响复购率。可通过“记住老顾客口味”(如“张姐今天还是要多糖柠檬水?”)、“提供个性化服务”(如免费加热、送小料)增强顾客粘性。乡镇消费者对“促销活动”更敏感,可结合本地节日(如庙会、赶集日)推出“买一送一”“集赞送奶茶”等活动,通过微信群、本地短视频账号(如抖音、快手)传播,吸引客流。
风险提示:警惕“季节性波动”与“消费习惯”陷阱
乡镇开蜜雪冰城虽有机遇,但风险也需提前预判,避免“踩坑”。
最大的风险是“季节性客流波动”。乡镇学生群体占比高,寒暑假期间学校放假,客流可能下降30%-50%。创业者需提前规划应对策略,如暑假推出“家庭套餐”(2大1小优惠)、与乡镇超市合作“满额送奶茶券”,寒假则结合春节消费高峰推出“礼盒装”(适合走亲访友),平衡淡季客流。
其次是“消费习惯稳定性”。乡镇消费易受“熟人评价”影响,若初期产品或服务出现问题,负面口碑可能快速扩散。需严格把控产品质量,避免因“图省事”降低原料标准(如使用过期糖浆、减少小料量),否则可能失去本地消费者信任。
最后是“政策合规”。乡镇店铺需提前办理营业执照、食品经营许可证,部分地区对“沿街店铺装修”“排烟排水”有特殊要求(如禁止使用明火、需安装油烟净化器),需提前与乡镇市场监管部门沟通,避免因证照不全被处罚。
案例参考:乡镇蜜雪冰城的“生存样本”
中部某农业乡镇的蜜雪冰城案例具有参考价值。该店铺位于乡镇中学旁,60㎡面积,租金2800元/月,雇2名本地店员(月薪3000元/人)。开业初期通过“学生凭学生证买一送一”吸引客流,日均销量约80杯;后期结合乡镇集市推出“赶集日全场8折”,节假日销量增至150杯以上。月营收稳定在4.5万-6万元,扣除原料成本(约30%)、租金、人工、水电后,月净利润约1.8万-2.5万元,投资回收期约12-18个月,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。
该店的成功关键在于:精准选址(学校+集市双流量)、产品本土化(增加热饮和甜口选项)、熟人式服务(店员能叫出多数学生名字)。
乡镇开蜜雪冰城,“有机会但需务实”
综合来看,在镇上开蜜雪冰城具备可行性:乡镇消费升级带来需求增长,低成本运营提升利润空间,品牌优势助力竞争。但成功并非“躺赚”,需创业者做好市场调研(本地消费习惯、竞争情况)、精准选址、优化产品与服务,并警惕季节性波动等风险。对于资金有限、希望“小成本创业”的人而言,乡镇蜜雪冰城或许是切入茶饮市场的“低门槛机遇”,但前提是——沉下心了解本地,用“接地气”的运营打动乡镇消费者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lxin516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